日前,华为常务董事、终端业务CEO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接受媒体专访时,再度重申“华为不造车”。“苹果造车”也有了新的进展,近日有消息传出苹果汽车将由奇瑞代工制造,但双方并未做出相关回应。
无独有偶,蔚来联合创始人、总裁秦力洪1月底在参加蔚来车主活动时,曾透露蔚来手机的进展状况,表示蔚来手机将在今年二季度开启内测,并预计今年三季度正式发售。
一时间,关于智能手机和汽车的跨界交融,再次引起行业内的广泛关注。在职场社区平台脉脉上,相关话题早就被抛出,回答和讨论不断更新。在这场手机与汽车的“双向奔赴”里,不少职场人嗅到了新机遇,关注到科技企业跨界造车释放出的众多岗位机会涌入新的赛道中。
(图片来源:脉脉)
汽车、手机产业,本是两个无关的赛道,为何开启双向奔赴,意图何在?目前发展情况如何呢?
01、车企为何扎堆造手机?
毫无疑问,智能手机行业的凛冬已至。
日前,市场分析机构CINNO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3 年 1 月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为 2766 万台,同比下降 10.4%。此外,据市场调查机构IDC数据显示,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仅为12.1亿部,同比下跌11.3%,创十年来新低。
,,三公洗牌控牌手法(www.eth0808.vip)(三公大吃小)是用以太坊区块高度哈希值开奖的棋牌游戏,有别于传统三公开船(三公大吃小)棋牌游戏,三公开船(三公大吃小)绝对公平,结果绝对无法预测。三公开船(三公大吃小)由玩家PK,平台不参与。
众所周知,手机市场已经是一片“红海”,以蔚来、吉利等为代表的车企们为何还要“逆向”造手机?这要回到汽车革命的“下半场”——智能化。
近年来,汽车行业驶入高速路,在激烈的竞争中,车企寄望智能化实现弯道超车,不少车企盯上了汽车的那块智能化中控大屏。不过,无论车企的花样如何多,仍有一套手机支架摆在车里。大部分车主习惯将手机摆在支架上,借助手机来完成导航、听歌等需求。
如果不想把智能化的“钥匙”拱手相让,车企只能自己掌握智慧入口——造手机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智能化“长驱直入”的当下,车企开始围绕手机账号体系以及相对应的出行空间场景,并就此开展各种更智能的增值服务。
也就是说,占领用户入口,创造出更大的市场想象空间,这正是车企最感兴趣的地方。于是,从造车新势力蔚来到特斯拉,再从国有企业上汽到民营企业吉利,车企玩家们接连不断的切入手机赛道。
02、手机厂摸着汽车“过河”
与汽车逆向造手机相比,手机厂商造汽车,更像是主动进攻。
从汽车单体价值量来看,汽车市场的蛋糕更大。据IDC、国际汽车制造商组织的资料显示,相较于智能手机的5000亿美元市场规模,汽车市场规模是其3倍以上。
智能手机市场的红利期已过,手机厂商亟需寻找到第二增长线。随着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,汽车与手机设备之间的生态连接被进一步打通,商业逻辑也就此走通,于是,手机厂商都跑去“造车”。那么,手机厂商的“副业”咋样了呢?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
不代表本站锡林郭勒盟新闻频道的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